English

三十五年的精神远足

1998-03-0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薛菘云 我有话说

这确是一个极平凡的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是江苏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的姐妹们。她们在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之余,不避风雨,不避寒暑,一年365天,天天两次拉着“雷锋车”,义务为来自天南海北需要帮助的旅客们服务,一拉就是35年。

在旅客和市民的眼中:她们就是活雷锋,因为她们帮人拉行李,从没收过一分钱。

在连云港市领导眼中:“雷锋车”是港城一面鲜艳的精神文明旗帜。

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雷锋车

1963年的3月,毛主席发出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号召。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的服务员们积极响应,把目光盯在了为旅客排忧解难上:从新浦火车站到长途汽车站虽说只有半公里,可对于老弱病残和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来说,这却是一段困难的路程。如果能为转车旅客免费接送行李,搀扶老、弱、病、残,不就是最好的学雷锋行动吗?李保英、郭兰英等找来三条小扁担,不当班时就跑到车站,有的挑行李,有的抱孩子、扶老人,像雷锋那样干了起来。

半年后,车站领导为长途服务组专门购置了一辆平板车,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“雷锋车”。进入80年代后期,平板车又换成了三轮车。就是这辆小小的“雷锋车”,风里来,雨里去,为四面八方的旅客提供了方便。时至今日,“雷锋车”已换了6辆,班组人员也换了6茬,由先前的7人增加到22人;过往班车也由一天几班,增加到发往7省3市的200多班。但是,拉车姐妹们“宁愿自己千般苦,不让旅客一时难”的信念一直没变。

一种执著的追求——一辈子做好事

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。“雷锋车”的姐妹们,一干就是35年。35年来,“雷锋车”已无偿接送旅客9万人次,免费接送行李15万件,送迷途者回家、送危急病人去医院抢救300多人,累计行程7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两圈。

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徐梅1978年进组时,曾为“跑不完的腿、磨不完的嘴、检不完的票”的机械重复劳动而苦恼,但在站领导和姐妹们的引导下,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工作。为让检票规范到位,她晚上把邻居的孩子们召集起来,排队“检票”,操练票检几万张;为增加同旅客的感情沟通,她苦练苏北、鲁南等地的方言俚语;为练习微笑服务,她脸上僵直的神经曾经几天松弛不下来。她终于成了业务能手,10多年里收到旅客表扬6000多条。而家住4楼的新车手沙常梅,6年用坏了3个闹钟。天不亮就由父母陪着上班,每天关防盗门的声音曾招来邻居们的怨声,可日子一长,如果哪天凌晨她家不关防盗门,邻居们反而会惦记起她来。

“雷锋车”的姐妹们,在全国首创了“车站旅社”,在全省首设了母婴、老人候车室。每年除夕,她们总是不约而同地从家中带来面粉、肉馅,与旅客们一起包饺子。这个“保留节目”,经常引来市领导们的参加。

“雷锋车”的姐妹们,早已把拉“雷锋车”当成本职工作。35年来,“雷锋车”已成了一辆额外线路上的特别班车,服务组有300多人拉过“雷锋车”。她们的模范行为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领导部门的肯定。多年来,服务组的姐妹们先后有220多人加入了党团组织,500多人受到各级表彰,30多人被评为全国服务明星、省市劳动模范等,同时还涌现出许多包括全国人大代表、省市党团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在内的先进个人。长途组先后荣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、全国三八红旗集体、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、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殊荣,车站也连续15年蝉联全国文明站。

一股强大的感召效应——永远的雷锋车

“雷锋车”的故事传遍了长江两岸,各行各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。车手胡常荣等应邀到全市各地演讲50多场,场场爆满;扬州大学等外地大学生读报后,纷纷来到服务组,开展社会实践活动;当地海滨中学等单位把这里作为德育基地;驻地部队给她们送来了一辆崭新的机动三轮车;车站附近的个体户修理“雷锋车”不收费;解放路上的小学生们看到“雷锋车”就拍起小手。今天的“雷锋车”拉到哪里,哪里的交警就给她们庄严的敬礼。连云港海滨疗养院退休医生寇桂芳,每个周末都从50里外赶到车站,为旅客义诊;市教育学院学生陈鹏,拉了一天“雷锋车”,以此度过20岁生日;服务员费月霞的儿子上大学前夕,特地跟着妈妈拉了一趟“雷锋车”;与车站结成文明共建单位的海州师范的师生们表示:要把“雷锋车”作为珍贵的德育资源,把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一代一代传下去!

去年7月23日中午,四川青年教师姚安朝不慎把1.8万元现金丢在发往山东日照的车子上,新当选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、服务组长陈叶俊知情后,陪同失主立即登上出租车,追了120多公里,拿到了分文不少的钱包。等她回到车站,看到天边已烧起如火的晚霞,才忽然想起家中早该哺乳的儿子,这时,从山东回程分文不收的66038号出租车司机说:“我再送你回去。让我也做一次雷锋吧!”

“雷锋车”组的姐妹们都是平凡的劳动妇女,在平凡的工作中孕育了博大的情怀。35年中,她们没有慷慨激昂的豪情壮语,只有一步步脚踏实地、无怨无悔的“精神远足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